即使不在职场, 社交也是刚需
  • 首页
  • 投资100每天收益3.24元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投资100每天收益3.24元 > 新闻动态 > 即使不在职场, 社交也是刚需

    即使不在职场, 社交也是刚需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2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    到底什么是社交?

    直接用一下百科里的描述。社交就是社会交往,是指在一定的心理活动下,几个人之间相互往来,进行精神上的交流。马恩理论认为社交是人在生产即其他社会活动中发生的相互联系、交流和交换。

    社交发生的场合,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。因此,社交采用的方式,要符合所在环境内部的规则。一些是明文规定的禁止与鼓励,一些则是隐藏在约定俗成中的心知肚明。社交的内容,是一些东西的交流和交换,比如信息,情绪,等等。社交的结果,是参与者在后续事件中的相互作用,相互影响。

    社交的主体是人,发生于大于等于两个人之间。不是人与机器,也是人与自然,也不是人与花草鱼虫飞禽走兽。人与非人之间,不可能出现社交。你和你的猫猫狗狗,无论多么亲密,你多么把它当成自己与世界关系中的重要一环,都不能替代你与别的人的交往。

    举个例子。梅妻鹤子的林逋,这是喜欢小动物喜欢花花草草到了极致了吧,也算是隐逸到极致了吧。但人家也没放弃社交,——不但有一帮的高僧诗友,还有当时各种达官显贵,比如大家熟悉的范仲淹。人家穿的是布衣,玩的是高级的文字游戏。反过来想,要是真放弃了社交,名声哪里来?谁转发他的帖子,谁帮他传播故事?说是隐士,怎么名声还传进了庙堂?

    社交是一种刚需。每一个人,都处于一种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。无论这个人性格多么孤僻怪异,他来到这个世界,首先得人生父母养,然后读书玩耍成长。芥菜树下看,从母腹到坟墓,每一个阶段,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。这种互动,就是在交往。

    我们需要社交,也出于某种天生的有限性。或者说,个人的不完美。不是说生理上的缺陷,而是与所谓“完人”相比较,天然存在的差距。我们的个性和认知中,会存在不足。与他人交往,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方式。比如,打开了原本单一的视野。在社交中,我们能通过不同的角度,看到从前未曾想过,也未曾看到的事物。发现他人品格言行中的美好,心向往之。在往来中,更能直接受到影响,体会到存在的真实。人和人彼此之间,也通过真实的交往,带来更多有趣的启发。

    有一个问题,网络上的交往,算不算社交呢?或许可以从结果的角度看。

    如果通过网络上的交流,进而在交流的主体,也就是两个或多个人之间,建立了实实在在的真实世界的联系,那么肯定是一种社交。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网络空间里的信息交换,那就很难说,这是一种真实的社交。即使中间产生了情绪的波动,跟刷剧听音乐这种单向的娱乐有多大区别?信息的交换,不等于人和人的交往。

    谁知道,那一头是硅基还是碳基呢?



    Powered by 投资100每天收益3.24元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